第(2/3)页 “我去修道了,后来遇到倭寇入侵,便加入了驱除鞑虏的行列中。 机缘巧合之下,我得到了一些秘法,使我能够保持年轻。” 宁川说道。 苏建国内心自然惊讶于宁川所说的秘法,但他更在意的是仍旧是自己的祖母,他叹道:“奶奶要是知道您老人家还活着,应该会很高兴吧? 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,奶奶经常将自己锁在房间里,一笔一笔描绘着您老人家的模样。” 说这话的时候,苏建国未必没有埋怨的成分。 宁川也听出来了,但他并没有责怪苏建国,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 杨采薇老老实实坐在一旁,没有打扰二人。 “舅公,你跟我来。” 苏建国起身。 他带着宁川走进书房,然后从一个角落里拖出一个古朴的木箱,木箱不染尘埃,其上还有一把年代久远的锁头扣在其上。 苏建国小心翼翼将木箱子打开,里面摆放着整齐有序的老物品,都是奶奶留下的遗物。 在箱子的底部,苏建国拿出一大沓照片,交到宁川手中,“这是我奶奶各个时期留下的照片,她曾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让您看看,可是最后没能等到您。” 宁川心脏颤动了几下。 第一张照片,应该是小妹二十出头的年纪,脸上稚气未脱。 站在她身旁的应该是女子学堂的同学,都是如花似玉的年纪。 宁川笑着自语道:“小妹长得真俊。” 第二张照片,是宁兰参加学生活动时的照片,头发明显有些凌乱,不过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让人从她身上看见了中华之未来,也看见了胜利的曙光。 第三张照片,宁兰和爹娘都穿上了民国时期的衣裳,明显是小妹故意留下的全家照,在三人的旁边还摆放着一张空置的椅子,那是为宁川而留。 在这张照片里,爹娘已经垂垂老矣,二老在乡野里干了一辈子苦活,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。 “爹娘……” 宁川情不自禁,喊出了声。 苏建国感受到了股悲意,然后默默转身走出书房,并且把门关上。 杨采薇和苏静雯站在门口,也感受到了那股浓浓的悲意。 “让舅公一个人安静安静吧。” 第(2/3)页